您好欢迎来到凤城河风景区!
领略了望海楼体型壮丽多娇的风姿和气质后,进入楼内可感受她承载的多元文化荟萃的内涵和品位。望海楼共四层,最下面的一层是底座层,因原古楼是建在城墙上,为了保持原有楼基的高度起点,以石砌墙,形似城廓,托起望海楼体,以显其高耸雄伟、古韵犹存。同时,楼内置现代消防设施,以确保楼的安全。
二楼正中匾额上“望海楼”三个大字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沈鹏题书。蓝底金字;两侧楹联采用明朝郑梦赉诗“气夺湖光吞五嶺,剑横秋影薄三台”。由上海书法家吴超书。二楼北面匾额“领江淮雄风”,由彭冲题书;楹联为“烟波浩瀚,一楼吞海气。胜概雄浑,百尺耸云天。”由田庆友题,邵希平书。沿着约45度的36级台阶拾级而上,就来到二楼的序厅,迎面扑入眼帘的是一块大型镏金漆书屏风,上书新作《重修望海楼记》。该文在2007年建楼之际,由大文学家、政治家范仲淹第28代孙,原《人民日报》总编辑、现任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应邀请所撰。文章言简意赅,触景生情,纵论古今,气势磅礴,文采飞扬,寓意深邃,乃顶级大家手笔。该文指出,望海楼之再兴与欣逢国家盛世密切相关。作家在挥毫讴歌,登楼远眺,‘可以畅想,感世界潮流之变,感孕育万物之德,感一碧万顷之美。’一文道明当代重建望海楼之深远意义。无独有偶,946年前的宋庆历四年,湖南巴陵郡太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竣工,请其在泰州任盐监官的挚友范仲淹撰《岳阳楼记》。范在文中借景抒怀,议论风生,抒发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,留下了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千古绝唱,今天其后裔为泰州宋城撰《望海楼记》,可谓珠联璧合,成为范氏家族传人为名城、名楼、撰名记的续篇;必将成为名篇传之后世,为灿烂的中华文化增添千古佳话;使泰州的望海楼品味倍增,大放异彩!
二楼大厅宽敞明亮,浅黄色的杉木地板平滑泛光,古风犹存。迎面墙上,是一幅高4.35米,宽10.02米的大型漆画,名曰:《海天旭日图》。此画由泰州籍著名山水画家吴骏圣先生所绘。这幅画以豪迈的气势,雄劲精致的画笔,鲜明的自然色彩,绘出了这古海陵城滨海时黄海广博无垠的胸怀,浩渺起伏有呼吸动感的海浪。拂晓时,海天相连,白中泛红的晨曦托起冉冉升起的一轮金色朝阳。展示了古城海景气象万千的绮丽风光。这就是古传泰州海陵后八景之一的“城楼眺海”。
登上三楼,是一个较低的夹层,用作展厅。门楣上方的匾额上有“江淮第一楼”五个大字,由国学大师文怀沙题写。两侧楹联为:“东西江海河,观万顷波涛,令我自知为一粟。左右桃梅柳,听千秋演义,感人堪颂此三家。”由张执中题书。展厅供常年举办各种书画和各类文化艺术展览。
四楼厅内北壁上有一巨幅大型金箔画的牡丹图《前程似锦》。她是国色天香的“花中之王”,是美丽、富贵、幸福、和谐的象征。图中牡丹百花齐放、粉红魏紫、花冠丰满、绿叶扶衬、亮丽多娇、色艳味馨、美不胜收,凸现了国花的绰约丰姿,标志着泰州的前程繁花似锦。厅内节日有古筝表演。
统观望海楼的内景、装潢及陈设,充分调动了古今建筑文化、艺术、工艺美术的一切手段,集美文、楹联、书法、绘画、建筑、雕刻、铸造的大成于一楼,打造了多元文化荟萃的“江淮第一楼”。